
5月20日,第三届国际农业生物多样性大会在中国云南昆明滇池湖畔的海埂会堂盛大开幕。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800余名代表齐聚”春城”,围绕”农业生物多样性繁荣人类和地球”主题展开研讨。大会特设报告厅与展示厅两大区域,其中中国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浙江德清珍珠复合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福建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等七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集体亮相,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以其独特的生态智慧与创新成果成为全场焦点。

滇池畔共话生态未来
初夏的昆明滇池畔,西山苍翠倒映湖面,草海碧波荡漾,鲜花簇拥的会场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重要配套活动,本届大会通过主旨报告、案例分享等形式,深入探讨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中国智慧引全球瞩目
在展示厅核心区域,中国七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图文展板、实物展品及互动体验形式集中呈现。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作为典型代表,由湖州南太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地方政府及企业组成参展团,通过”水陆交融”的立体布展,生动展现”桑基鱼塘”千年生态模式。展区内,丝绸文创产品、鱼桑特色食品及数字化保护成果吸引各国专家驻足,三天累计接待专业观众超千人次。

国际认可彰显生态价值
“这种将农业生产、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融为一体的系统,为全球可持续农业提供了绝佳范例。”多位国际专家在参观后给予高度评价。央视英语频道与云南网对桑基鱼塘展区进行专题报道,现场展销的桑叶茶、鱼鲜制品及丝绸衍生品更引发抢购热潮,与会代表对其”既守护生物多样性又创造经济价值”的实践模式表示高度赞赏。

遗产活化赋能乡村振兴
此次亮相标志着桑基鱼塘系统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再上新台阶。通过动态展示”基底互养、循环共生”的生态智慧,该遗产地不仅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精髓,更展现了遗产活态传承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正如与会专家所言:”从太湖之滨到滇池之畔,桑基鱼塘正成为全球生态农业的闪亮名片。”
据悉,本届大会期间还将发布《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昆明倡议》,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东方智慧。(陈凤玲 吴宝宏)